图片

棋牌捕鱼平台_飞七游戏中心-官网|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政治 > 社会主义 > >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的价值

来源::未知 | 作者:棋牌捕鱼平台_飞七游戏中心-官网|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然涉及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特殊功用的体育因素。探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体育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明确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体育;价值;和谐社会;全民健身;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代写论文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它要求富国、富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建构和谐社会,全民健身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富强繁荣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将建设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为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并将其提升为反映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优劣和经济基础、社会文明等的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这样一个目标和我国体育运动全面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体质宗旨是一致的,给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议题。
1 和谐社会的涵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原始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向高级经济形态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结果,《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记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极。”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首次在党中央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所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最新成就[1]。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内涵,其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2]。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着力解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问题,当然也需要从多渠道、多途径的加以建设,这其中当然应该包括作为文化现象存在的体育。
2 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的价值体现
2.1 社会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这是由体育的本源功能所决定的。体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逐渐产生的。代写毕业论文 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作为一种教育儿童,传授生活、生产本领的手段。“骜很克,兄弟为阋。……帝悲之,为制奕情以闲其情”(《路史·后记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近现代,现代奥林匹克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精神方面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体育拓展的社会功能每一个细节无不折射出教育人、培养人,推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痕迹。
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社会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2.2 学校体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界已成共识,代写硕士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此,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调剂能力的培养,同时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爱祖国情操与学校体育运动实践相联系,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学校体育目标,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学校体育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2.3 竞技体育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
竞技体育的本源功能在于通过相互间运动能力的较量,促进参赛选手,并作为范例带动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健身强体,增强国力,更加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以及夺取战争的胜利[3]。现代竞技体育,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和社会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4]。特别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在国际和国内的规模日益扩大,有各种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比赛,这些比赛都是在国际、国内规则和规程的统一标准下进行的,进而形成以挑战人类自身极限与征服自然为特征,以运动员为载体,通过个体与群体协同合作,或借助他物,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胜利,并实现自我超越的社会体育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也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对人心灵的净化,培养良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意识,推进教育功能的实现;激发国民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唤起民众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热情;实现调整人状态和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潜在功能。
现代社会,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为传播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主要场所,教育人和塑造人的有效途径,被看作是显示民族精神的橱窗,民族强健、文化发达的标志[4]。
3 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的价值实现
3.1 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模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文明社区建设有助于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的新形势下,作用尤为突出。
“全民健身计划 ”的关键在于动员全国人民参与体育活动,是一个全民动员的事业,必然依靠作为社会管理最基层的社区动员[5]。代写医学论文社区体育的对象不仅是青少年, 还有社区全体居民。在落实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应做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社会体育设施向学校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资源也向社会开放,同时提倡学校、社区、家庭共建设施,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学校、社区资源中受益。同时倡导学习化的体育社区创建,在社区中,人人都是体育的参与者,人人又是体育的教练者,实现体育活动主体与客体的一体化。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倡社区体育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实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2 构建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社会的发展孕育着人的发展,人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存在。学校作为社会文化构建中的一个层面,知识密集、人才汇聚,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社会心理、道德修养等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优势。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教育与体育改革,学校体育将实施“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作为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强化品德和意识教育,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心理素质培养,确立多元化、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整体化、教育性、娱乐性、健康性、科学性的教学手段方式,为社会进步多出人才。总之,学校教育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宗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育人框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和谐发展培育合适的人才。
3.3 落实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
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需要的产物,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竞技体育,必然要求适应其社会功能属性———强调育人。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宗旨中明确提出“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不过竞技体育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6]。国内竞技的“重物轻人”的倾向即是明证[7]。竞技体育的竞争本性决定人们重视其结果,于是出现了竞技运动训练中重视对运动技术、战术素养的培养,而忽视通过运动培养人的教育功能。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竞技体育必须回到其“健身育人”、“夺标育人”的轨道上,实现运动竞技与社会进步、与人和谐发展相同一、匹配,突出其人文的竞技观。
 
参考文献:
[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N].人民日报,2004-10-08.
[2]陈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实事求是,2004,(6):12-14.
[3]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6-17.
[4]徐振兵.论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4,(4):29-30;
[5]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化冰,于涛,张立燕.竞技体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5,(1):40-41.
[8]王世哲,何步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家庭体育的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0-71.
[9]钟亿群.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大学体育———从建设和谐校园的角度看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性[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115-117.


棋牌捕鱼平台_飞七游戏中心-官网|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